二十一米!日照市民夜以继日飞针绣出巨幅十字绣发表时间:2020-05-07 19:26 说起十字绣,很多人并不陌生,不过长21米的巨幅十字绣,亲眼目睹的人恐怕不多。近日,记者了解到,有一位山东省日照市民用了6年半的时间,绣出一幅二十一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长卷。 七八年前,张华看着身边有人绣十字绣,于是开始尝试绣着玩,没想到绣着绣着就上瘾了。2011年4月份,她决定挑战《清明上河图》长卷。张华购买了材料才知道工程量有多大,单单原材料就有一大箱子,线的颜色有49种,说明书有厚厚的2本,而摆在面前的只有一张空白的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华将闲暇时间全用在绣《清明上河图》上。夜深人静时,是她看来最佳的绣十字绣的时间。每当此时,张华心静如水,在灯下一针一针反复翻转,除了丝线与绣布的摩擦声,四周一片安静。有时间就过去绣,这一天没有其他事,有可能绣十多个小时,有时有事也就绣一两个小时。 因为是老式绣法,张华需要在白布上画格子,数格子,稍不注意数错一个格子,就会有一百个小格子出错。有一次,因为有一块地方是不连贯的,她数错了一个格,结果绣了二百多针以后,却发现格数错了,于是张华只能拆了重新绣。 形态各异的人物、牛马牲畜、船只、树木以及房屋、桥梁、城楼等建筑,这是张华遇到最困难最繁琐的地方。记者数了数,一棵巴掌大的树就需要四五种颜色,其中一座桥,桥上桥下的人物加起来有近百人。这么多格子,可见张华用心之细,由于长时间低头专注于十字绣,张华眼花的越来越厉害。而随着十字绣越绣越长,张华越来越多的亲朋好友得知这事,都来看个究竟,无不为她的恒心毅力和心灵手巧所折服。 房屋错落有致,岸边的花开得灿烂,河上的船儿正在行驶着……繁华市井、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车水马龙等场景形神兼备。张华的这幅十字绣长21米,宽1米,如果把长卷竖起来有七层楼的高度。这幅十字绣长卷从远处看如同用笔绘成,画面精美,色彩搭配得当,人物形象逼真。凑近看,一针一线细致入微,亭台楼阁、人物山水绣得精细而生动。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一级国宝。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共绘了814个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华的坚持不懈下,这幅梦想中的“鸿篇巨制”终于大功告成,在长舒一口气之后,张华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六年半的时间里,张华也不知道自己绣了多少万针,对此,张华觉得,人生能绣出这么大一幅十字绣很值得。这幅巨作承载了太多张华的希望与信念,6年多的时间里,要耐得住寂寞完成这项“大工程”绝对不是一件易事,张华希望能为这幅十字绣寻找到一个“有缘人”。(记者 徐静静) |